<var id="virq4"></var>

              1. 首頁 / 推薦閱讀

                (九)實施文旅文創融合戰略 加快建設文化旅游強省

                時間:2022-04-29
                來源:省委直屬機關工委宣傳部
                分享到:

                  省直單位的各位領導、各位同仁:

                  大家下午好!首先感謝省直工委提供難得的平臺,讓大家更全面學習了解省委“十大戰略”,將認識和行動更加堅決的統一到省委作出的重大決策部署上來。省委樓陽生書記高度重視文化和旅游工作,親自將我們的規劃名稱調整為《河南省“十四五”文化旅游融合發展規劃》,這是文化和旅游合并以后,全國層面編制的第一個文旅融合“十四五”規劃,規劃成果受到文化和旅游部的充分肯定,也受到兄弟省份的高度關注。省委將文旅文創融合戰略確定為“十大戰略”之一,全省文化和旅游系統倍感振奮、深受鼓舞。樓陽生書記在省委工作會議、省十一次黨代會、省委十一屆二次全體會議等不同場合,就實施文旅文創融合戰略作出系統部署,提出要全力塑造“行走河南·讀懂中國”形象品牌。今天,我很有幸代表省文化和旅游廳,與大家一起,來學習文旅文創融合戰略。

                  一、文旅文創融合之戰略意圖

                  實施文旅文創融合戰略,是加強文明交流互鑒的必然要求,是堅定文化自信的重大支撐,是錨定“兩個確?!?、加快建設現代化河南的重要支點。

                 ?。ㄒ唬嵤┪穆梦膭撊诤蠎鹇允羌訌娢拿鹘涣骰ヨb的必然要求

                  2012年11月,中共十八大明確提出要倡導“人類命運共同體”意識。當今世界面臨著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政治多極化、經濟全球化、文化多樣化和社會信息化潮流不可逆轉,不論人們身處何國、信仰如何、是否愿意,實際上已經處在一個命運共同體中。與此同時,一種以應對人類共同挑戰為目的的全球價值觀已開始形成,并逐步獲得國際共識。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既是新形勢下中國國際傳播能力建設的目標與方向,也是講好中國故事的突破口與立足點。為了使中國故事的內容及敘事更加豐富,需要從中國傳統文化、中國與世界的交往以及人與自然的關系中尋找優質資源,同時進行國家議題及話語體系的開掘,進行民間話語的建設,利用中國經驗這一豐富的語料庫,從人類共性、共情的角度體現中國作為世界大國的責任與擔當。

                  2017年5月14日,習近平總書記在“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開幕式上指出:“古絲綢之路見證了陸上使者相望于道,商旅不絕于途的盛況,也見證了海上‘舶交海中,不知其數’的繁華,創造了地區大發展大繁榮。在這條大動脈上,資金、技術、人員等生產要素自由流動,商品、資源、成果等實現共享。沿著古絲綢之路,佛教、伊斯蘭教及阿拉伯的天文、歷法、醫藥傳入中國,中國的四大發明、養蠶技術也由此傳向世界。更為重要的是,商品和知識交流帶來了觀念創新”。隨著絲路文化遺產日益成為世界各國和平合作、開放包容、互學互鑒、互利共贏的重要紐帶,如何以新的文旅文創方式做好新時代文化遺產的保護與活化正成為全球共識。

                  河南省累計入選“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總數達到50項,穩居全國首位,彰顯了河南文物大省、考古大省的地位,也證明了中原文明在中華文明的核心地位。河南考古入選項目時間跨度從數萬年前的舊石器時代一直延續到宋代,各個時期不斷線,全面展現了在中華文明形成多元一體的格局中,中原文化具有的中心地位和主導作用。中華文明起源長期以來是眾人關注的焦點,國家也推出了“中華文明探源工程”,當中很多重要考古發掘項目選在中原地區,一系列的古城、古墓、古聚落的考古發現,不僅為考證中華文明起源與早期發展提供了豐富的資料,也揭示了中原地區最早形成了更為成熟的文明形態、并向四方輻射文化影響力,成為中華文明總進程的核心與引領者。

                  兩漢時期,洛陽作為絲綢之路的東方起點之一,為絲綢之路的開辟、發展繁榮作出了突出貢獻;隋唐時期,通過絲綢之路和大運河從四面八方而來的國內外客商云集洛陽,通商貿易、文化交流、人員往來日益繁盛。2007年4月15日,“絲綢之路東方起點碑”在河南省洛陽市東郊唐寺門揭碑,標志著洛陽市被認作絲綢之路東端起點之一。2014年,隋唐洛陽城定鼎門遺址、漢魏洛陽城遺址、崤函古道石壕段遺址、新安漢函谷關遺址作為“絲綢之路:長安—天山廊道的路網”項目的組成部分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河南實施文旅文創戰略,有助于進一步挖掘絲路文化的豐富內涵,充分展現文明交流的魅力和互鑒的成果,加快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打造“十四五”文旅發展新高地。

                 ?。ǘ嵤┪穆梦膭撊诤蠎鹇允菆远ㄎ幕孕诺闹卮笾?o:p>

                  2015年11月3日,習近平總書記在會見第二屆“讀懂中國”國際會議外方代表時強調,“中國有堅定的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其本質是建立在5000多年文明傳承基礎上的文化自信”;2016年11月30日,習近平在中國文聯十大、中國作協九大開幕式上的講話中指出,“文化自信,是更基礎、更廣泛、更深厚的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堅定文化自信,是事關國運興衰、事關文化安全、事關民族精神獨立性的大問題”。張藝謀導演在解讀2022年北京冬奧會開幕式時說,“作為親歷者,深深的體會到文化自信是多么重要。能夠在大型的開幕式上,反映出一種浪漫的情懷,其實就是文化自信最好的表現”。我國今天的國家治理體系,是在我國歷史傳承、文化傳統、經濟社會發展的基礎上長期發展、漸進改進、內生性演化的結果;只有堅持從歷史走向未來,從延續民族文化血脈中開拓前進,我們才能做好今天的事業。因此,推動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必須要以文化自信做支撐,迫切需要從以中原文化、黃河文化為代表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汲取精神力量,找到思想源泉和理論道路。

                  近年來,河南大力推動傳統文化的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出現了一批富有歷史文化氣息、又為人們所喜愛的“爆款”產品?!短茖m夜宴》《龍門金剛》等“中國節日”系列節目通過創意激活和科技賦能,加快將我省得天獨厚的歷史文化資源轉化為文化旅游產品,持續推動具有中原特色的國潮國風文化旅游業態出圈出彩,成為講好中國故事的重要載體,展現出了滿滿的“文化自信”。河南電視臺“中國節日”的持續出圈、河南博物院文創產品的空前火爆,表明河南正在探索走出一條全國文旅文創的“河南路子”,隨著文旅文創融合戰略的深入實施,文旅文創將成為推動社會經濟發展的戰略性支柱產業,推動各行各業在文旅文創融合領域持續創意創新、破題破冰、出圈出彩,一大批具有中原特色、體現國家高度的文化IP將不斷做大做強,成為堅定文化自信的重要名片。

                 ?。ê幽鲜侵腥A文化超級IP的集聚地。塑造“行走河南·讀懂中國”品牌,堅定文化自信,面向世界講好中國故事,需要從黃河文化、中原文化中汲取精神力量?!笆奈濉睍r期,我們提出要構建中華文化超級IP矩陣:聚焦以姓氏根親為代表的老家河南、以天下黃河為代表的大河文明、以華夏古都為代表的中國氣象、以太極少林為代表的中國功夫,做好國際化闡釋和表達,打造全球著名的文化IP。重點打造探尋中國文字的甲骨文文化IP、彰顯華夏之光的仰韶文化IP、代表早期中國的二里頭文化IP、展示中國氣象的隋唐洛陽城文化IP、蘊含中華美學的宋文化IP、感知中國時間的二十四節氣文化IP、凝練東方智慧的道家思想文化IP、傳達中國意境的唐詩宋詞文化IP,提升其國際知名度和影響力)

                 ?。ㄈ嵤┪穆梦膭撊诤蠎鹇允乾F代化河南建設的重要支點

                  2021年9月7日,河南省委書記樓陽生在河南省委工作會議上指出,“依托我省豐厚的歷史人文和自然風光優勢,把高能級文旅作為新的增長極,把文旅文創產業培育成支柱產業,既是應時合勢之舉,也是活躍全局之策”。河南省第十一次代表大會確立了要確保高質量建設現代化河南、確保高水平實現現代化河南“兩個確?!钡膴^斗目標,提出全面實施文旅文創等“十大戰略”。2021年9月10日,河南省文化和旅游廳黨組書記、廳長姜繼鼎召開推進全省文旅文創融合戰略動員會上指出,“要聚焦重點、強化責任,把創新擺在發展的邏輯起點、現代化建設的核心位置,推動文旅文創融合戰略全面落實,促進文化旅游高質量發展。

                  河南歷史悠久,底蘊深厚,資源富集,是中華文明的重要發祥地,是中華文化傳承發展、守正創新的重要歷史軸心和地理樞紐,享有“地下文物全國第一,地上文物全國第二”的美譽。進入新發展階段,要塑造河南在全國、世界的文化IP和旅游形象,就需要依托其文旅資源優勢、歷史基礎、發展潛力精準定位。河南是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重大國家戰略的重要承載地,是構建具有國際影響力的黃河文化旅游帶的核心示范區,是全國唯一兼具黃河、大運河、長征和長城四大國家文化公園的省份,先后獲批寶豐說唱文化、河洛文化兩個國家級文化生態保護實驗區,擁有以開封宋都古城文化產業園區為代表的文化產業示范園區,文旅文創發展迎來了前所未有的國家重大戰略和政策機遇。

                  目前,文旅文創正在成為政策的風口、行業的熱點和經濟社會的增長點,以及全省戰略支柱產業和提升區域核心競爭力的關鍵變量。文旅文創融合戰略的提出,意味著文化旅游上升到省委重大戰略層面。河南作為一個“文化資源大省”,在邁向“文化強省”的過程中,“塑造全域旅游主題形象,打造國際級黃河文化旅游帶,謀劃建設休閑康養基地,發展特色鮮明的全鏈條文創產業,壯大文旅文創市場主體”是主要任務,也是必經之路。旅游體驗過程是人們接近文化、認識文化的方式和過程,文創作為文旅產品形式之一,無論是站在文旅產業發展的立場從產業鏈條完善的角度來看,還是站在游客的立場從游覽體驗的角度來看,文旅文創融合都是文旅產業高質量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

                  二、文旅文創融合之戰略研判

                  當前,我省經濟社會發展正處于“文化轉向”的關鍵節點,文化和旅游將成為引領消費升級的主戰場,“文旅文創出圈出彩”將成為今后一個時期的新常態。

                 ?。ㄒ唬┪沂〗洕鐣l展正處于“文化轉向”的關鍵節點

                  從國際來看,美國、日本、德國、英國等發達國家在后工業時代初期(1971-1992),其服務業占GDP的比重從54.6%增加至65.4%,服務業占全部就業的比重從52.4%增加至65.1%。在這一時期(也稱知識經濟時代),發達國家的發展戰略均出現了“文化轉向”。美國學者約瑟夫·奈在20世紀80年代正式提出“軟實力”(Soft Power)概念,文化、價值觀、意識形態等文化軟實力成為綜合國力競爭的關鍵。美國、英國、日本、韓國等競相將文化產業和旅游業上升到國家層面。美國的文化創意產品于1996 年成為最大宗出口產品。1996-1998年,日本、英國、韓國先后將文化創意產業上升為國家戰略:日本于1996年制定《21世紀文化立國方案》,時任英國首相布萊爾1996年成立創意產業特別工作組,韓國于1998年提出“設計韓國”戰略并設立文化產業局。韓國2007年文化產業占GDP接近7%,英國2008年創意產業對GDP的貢獻率達8%。日本、韓國的入境游客接待量不斷增長,分別從2004年614萬人、761萬人增長至2019年的3188萬人、1460萬人(圖1)。

                1

                  從國內來看,以第三產業產值占GDP比重超過50%為進入后工業社會標志,北京(2000年達到55.6%)、上海(2000年達到52.4%)、深圳(2002年達到50.11%)、成都(2013年占比達50.2%)、杭州(2011年占比達50.02%)等在進入后工業社會以后,其發展戰略也出現了“文化轉向”。在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發起實施的“創意城市網絡”中,深圳、北京、上海分別于2008年、2010年、2012年被評為“設計之都”,成都于2010年被評為“美食之都”,杭州于2012年被評為“手工藝與民間藝術之都”。與此同時,在進入后工業時代以后,北京、上海、深圳、成都、杭州的游客接待量也進入較快增長期(圖2)。

                2

                  2021年,我省的第三產業占GDP比重達到49.1%。預計“十四五”中期我省第三產業占GDP比重將超過50%,邁入后工業社會?!拔幕D向”將成為“十四五”時期我省文化和旅游發展的標志性特征,文化創意、旅游產業等將迎來快速增長,文化和旅游消費將成為拉動內需的重要引擎,文旅文創將成為戰略性支柱產業,引領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和現代化河南建設。

                 ?。ǘ┪幕吐糜螌⒊蔀橐I消費升級的主戰場

                  從恩格爾系數變化的國際經驗來看,恩格爾系數低于30%以后,會出現消費升級領域的“文化躍遷”現象,文化(含旅游)消費支出占居民消費總支出的比例大幅攀升,高質量的文化和旅游消費成為居民生活必需品。按此劃分標準,20世紀80至90年代,美國的恩格爾系數已降至20%以下(16%),進入極其富裕階段;歐洲、日本、加拿大等地區和國家一般在20-30%之間,處于富足階段。

                3

                  從人均GDP與居民消費的國際經驗來看,人均GDP超過5000美元以后,社會將全面進入休閑時代,度假旅游成為首選,科普教育開始加速,文化娛樂消費占消費支出的比重達到30%;人均GDP超過8000美元以后,全社會的文物保護意識會真正形成,藝術、收藏等市場會出現繁榮。在1983-1994年間,日本、德國、英國、法國、新加坡、韓國的人均GDP先后超過1萬美元(圖3)。在這一時期(20世紀80年代中期至90年代中期),隨著恩格爾系數的下降(低于30%)與人均GDP達到8000-10000美元,美國、日本、德國、英國、法國、新加坡、韓國等發到國家的文化和旅游消費呈現較大幅度增長。特別是從發達國家主要博物館游客接待量和出境游指標來看,在這一時期均保持了7-15%的持續增長。

                4

                  我國2020年恩格爾系數為30.2%,我國城鎮居民的恩格爾系數于2014年降至30%以下;我省2018年恩格爾系數為26.1%(根據《2018年河南省居民消費發展報告》)。我國2019年人均GDP站上1萬美元新臺階(7.08萬元),我省鄭州、濟源、焦作、許昌、洛陽2019年的人均GDP超過1萬美元。當前,我國經濟正在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在消費升級的背景下,必將出現明顯的“文化躍遷”現象,我省文化和旅游將進入彎道超車、換道領跑的黃金機遇期。實施文旅文創融合發展戰略,搶抓擴大內需機遇,積極融入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際國內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我省文化和旅游有望在新的歷史起點上實現跨越式發展。

                  從文化旅游對社會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帶動作用來看,發展文化旅游業有力地促進了國民經濟轉型升級和提質增效,豐富了人民群眾精神文化生活,是激發文化創造力、推進文化強國建設的必然要求。未來文化旅游產業將深入融入國民經濟體系,在服務國家重大戰略、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賦能經濟社會發展方面發揮更大作用,成為經濟社會發展和綜合國力競爭的強大動力和重要支撐。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首先表現在消費領域,立足新發展階段,各種文旅文創新業態將成為推動文旅市場持續升溫的關鍵力量,如長沙、成都等網紅城市以其文創產業的集聚、文旅融合的創新,滿足著不同游客多元化的文旅消費需求。

                 ?。ㄈ拔穆梦膭摮鋈Τ霾省睂⒊蔀榻窈笠粋€時期的新常態

                  近年來,河南放大文化和旅游資源優勢,堅持走文旅文創融合發展之路,在文化傳播、文創開發、文旅演藝、主題公園等領域不斷出新出彩,與武漢、西安等周邊城市相比有異軍突起之勢,在全國文化旅游融合發展大潮中已“快進一拍”,“1+1>2”效應初步顯現。特別是2021年以來,河南取材中華傳統文化,推出春節、元宵、清明、端午四場中國節日系列節目,以傳統文化的創新呈現、現代表達,引發廣泛關注和熱議,形成“破圈效應”。據統計,2021年河南春晚全網點擊量超50億、元宵奇妙夜全網點擊量超30億、清明奇妙夜全網點擊量超25億、端午奇妙夜全網點擊量超50億。以鄭州國際文化創意產業園為代表的鄭州東部文旅板塊已經崛起:歷時4年打造的“只有河南·戲劇幻城”,投資56億元,是中國首座全景式全沉浸戲劇主題公園,是中國最大的戲劇聚落群,正成為文化旅游新方式。建業華誼兄弟·電影小鎮以電影主題演藝為核心,已成為沉浸式潮玩地和網紅打卡地。隨著大批文旅新業態項目相繼涌現,文旅文創產品“破圈”已成燎原之勢。今后一個時期,河南將厚植文化和旅游資源優勢,堅持走文旅文創融合發展之路,在文化傳播、文創開發、文旅演藝、主題公園等領域不斷出圈出彩,領跑新時代文化旅游融合發展新賽道。

                  三、文旅文創融合之戰略布局

                 ?。ㄒ唬┛傮w思路

                  前瞻30年謀篇、國際視野審視、對標對表一流,緊緊抓住構建新發展格局戰略機遇,立足河南作為華夏文明主根、國家歷史主脈、中華民族之魂的重要地位,圍繞中華文化傳承創新中心、世界文化旅游勝地兩大戰略定位,堅持以文化人、堅定文化自信,厚植歷史文化資源優勢,牢牢把握文旅文創高滲透性、強融合性、可跨越性特征,堅持以“文化創意+科技創新”為基本路線和主攻方向,在文旅文創融合領域持續創意創新、破題破冰、出圈出彩。以“行走河南·讀懂中國”為主題,以保護傳承弘揚黃河文化為主線,以黃河國家文化公園為主陣地,面向國際國內兩個市場,堅持供給需求兩端發力,以價值為導向建立資源保護利用新機制,以場景為核心打造文化展示體驗新空間,以創意為手段塑造內容創作生產新體系,以課程為引領建設國際研學旅游目的地,以品牌為統領構建全域形象推廣新格局,著力培育具有國際影響力的“行走河南·讀懂中國”形象品牌,加快建設中華文明連綿不斷的探源地、實證地和體驗地。

                 ?。ǘ鹇远ㄎ?o:p>

                  中華文化傳承創新中心。彰顯黃河文化在河南所呈現的根源性、核心性、融合性、延續性四大顯著特征,突出黃河文化在中華文明起源和發展進程中的重要地位,發揮黃河文化對于中華民族根和魂的塑造作用,以保護傳承弘揚黃河文化為主線,以黃河國家文化公園重點建設區為載體,延續黃河歷史文脈,講好黃河故事,大力弘揚以黃河文化為代表的中華文化,建設中華文化傳承創新中心。

                 ?。ㄒ皇歉葱?。三皇五帝等神話傳說發生在這里,中華文明探源工程和夏商周斷代工程的中心在這里,中國文字的發源地、中華元典思想的誕生地在這里。二是延續性。李家溝文化、裴李崗文化、仰韶文化、龍山文化等史前文化類型譜系完整。進入國家文明以后,從夏商周至唐宋先后有23個王朝在這里建都,歷史性崛起史綿延不絕,文化世代傳承。三是融合性。在歷史的長河里,以漢民族為主干,多民族參與,在河南地區逐鹿、融合、擴散,形成了一干多枝的中華民族共同體。受中原先民南遷及絲綢之路、隋唐大運河影響,以河洛地區為代表的黃河文化向全國、全世界傳播。四是核心性。在中華5000年文明史中,河南黃河流域作為政治經濟文化中心約3000年,在中國歷史上建都朝代最多、建都時間最長、建都城市最廣)

                  世界文化旅游勝地。圍繞黃河、根親、功夫、古都、文字等享譽世界的中華文化IP,展示中原地區在中華文明演進中取得的燦爛成就和對世界文明作出的積極貢獻,建設一批具有世界影響力的文化旅游目的地,推出一批具有全球視野、國際水準的文化旅游精品線路,打造鄭(鄭州)汴(開封)洛(洛陽)世界文化旅游之都,優化國際人文環境,構筑文明交流互鑒高地,建設世界文化旅游勝地。

                 ?。ㄈ┌l展目標

                  2022年底,全省旅游綜合收入邁入“萬億俱樂部”。到2025年底,全省旅游業綜合貢獻占GDP比重超過12%(游客接待量和旅游綜合收入年均增長率分別為15%和20%),全省文化產業增加值占GDP比重超過5%。國家文化公園建設保護任務全面完成,黃河文化旅游帶的國際影響力不斷彰顯,以中原文化、黃河文化為主題的文化旅游優質內容生產形成規模,高品質、多元化的文化旅游業態譜系基本建立,文化旅游消費成為引領消費升級的重要陣地,“行走河南·讀懂中國”文化旅游品牌形象深入人心,中原文化、黃河文化的國際影響力與日俱增,文化和旅游公共服務體系不斷優化、效能不斷提升,制約全省文旅文創融合發展的體制機制、政策環境等深層次問題得以有效破解。

                  到2035年,文化強省建設目標全面實現,以中原地區為代表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全面復興,具有中原特色的中華文化IP享譽世界,建成10個以上世界級文化旅游目的地,建成3—5個全球創意城市和10個以上具有世界影響力的人文旅居鄉村,“行走河南·讀懂中國”文化旅游品牌形象廣受國際認同,人民群眾的精神文化需求得以更好滿足,文旅文創成為高質量建設現代化河南的重要支點。

                  展望到2050年,以中原文化、黃河文化為代表的中華文化成為世界廣泛認同的文明形態。河南成為全球頂尖創意階層的集聚地,形成各種創意要素充分涌流的文旅創作生態環境,成為全球文化創意創新的策源地和展演展示首選地。文旅文創成為高水平實現現代化河南的重要標志。

                 ?。ㄋ模┌l展格局

                  以山川地理為骨架,以歷史文化為脈絡,打破行政區劃,統籌重大國家戰略和文化工程,發揮城市群、都市圈的增長極作用,助推鄉村振興,加快數字化轉型,構筑以國家文化公園為軸帶、以文化創意城市為節點、以人文旅居鄉村為腹地、以世界級文化旅游目的地為支撐、以線上空間為延展的文化旅游融合發展新格局。

                  建設國家文化公園。充分發揮黃河、大運河、長城、長征國家文化公園在河南的疊加優勢,建設國家文化公園示范省。黃河國家文化公園:構筑一核引領(鄭汴洛)、三極支撐(豫晉陜、豫冀魯、豫皖蘇)的建設保護高地。構建三門峽—洛陽—鄭州—開封—安陽世界級大遺址公園走廊。打造黃河干流和伊洛河、賈魯河、古濟水—沁河、洹河、漳河、黃河北流故道、黃河南流故道、沿豫北太行山、沿豫西秦嶺余脈等10條展示支脈。大運河國家文化公園:打造沿通濟渠古都發展軸和沿永濟渠古城發展軸,建設通濟渠洛陽片區、鄭州片區、開封片區、商丘片區和永濟渠焦新片區、安鶴片區、濮陽片區。長城國家文化公園:建設楚長城核心展示帶(葉縣、方城),建設楚長城(葉縣、方城)、魏長城(新密)、趙長城(林州、輝縣)3個文旅融合區,打造駐馬店象河關等10大形象標識點段。長征國家文化公園:推出紅二十五軍長征步道體驗線路,展示“北上先鋒”品牌形象。

                  建設文化創意城市。依托鄭州都市圈和洛陽都市圈,規劃布局世界級文化創意園區、國際藝術社區。支持鄭州建設世界文化旅游樞紐和國家文化創新高地,支持洛陽建設國際人文交往中心、“東亞文化之都”,形成文旅文創融合戰略“雙核”支撐。支持安陽、鶴壁、濮陽、商丘、周口、漯河、駐馬店、信陽、南陽等建設不同主題的文化創意節點城市。打造??h古城、道口古鎮、朱仙鎮等中原風格、國際風范的文旅文創名鎮(城)。

                  建設人文旅居鄉村。以太行山、伏牛山、大別山為重點區域,打造一批彰顯中原文化底蘊、承載現代生活方式的鄉村旅居目的地,助推鄉村振興。太行山國際山地度假旅游目的地:依托獨特的山地環境,依山就勢、以景筑居建設一批設施完備、功能齊全的石板民宿、懸崖客棧、鄉村酒店、度假院落、主題農莊等精品民宿。伏牛山國民休閑旅游度假地:立足夏季舒適涼爽、森林康養資源豐富、中醫藥底蘊深厚、雜糧膳食多樣等特點,迎合追求遠離塵囂、回歸自然、生態養生的需求,培育置身優美生態景觀中而產生的接近自然、放松愉悅、調節身心健康狀態的場景,打造中醫藥養生、有機農業、綠色膳食為主的復合型康養旅游鄉村。大別山豫風楚韻·紅綠融合鄉村旅游目的地:依托信陽毛尖、茶油等特色資源,推動茶園、油茶園等種植園、工業園旅游化發展。

                  建設世界級文化旅游目的地。打造黃河小浪底、鄭州花園口、開封東壩頭3大文化旅游片區和黃河豫晉陜、冀魯豫、豫皖蘇3大文化旅游協作區,建設具有國際影響力的黃河文化旅游帶,保護傳承弘揚黃河文化。以“黃河魂·古都韻·中國情”為主題形象,建設鄭(鄭州)汴(開封)洛(洛陽)黃河文化國際旅游目的地,打造世界文化旅游之都。依托“天地之中”歷史建筑群、河洛古國等著名文化遺產,大力發展考古遺產旅游,打造大嵩山國際文化旅游圈,建設華夏歷史文明傳承創新區。

                  打造線上文化旅游空間。增強文化旅游虛擬與現實場景映射應用,把握“元宇宙”未來趨勢,打造虛擬與現實結合的文化旅游線上空間。建設黃河、大運河、長城、長征國家文化公園(河南段)數字云平臺。推動大遺址、古建筑、石窟寺、革命文物等重大文物和文化遺產以及大山岳、大河川、大景觀等重大自然遺產資源實現數字化保護展示。建設河南省文旅文創融合數字創意中心,創作生產具有河南特色的網絡演藝、網絡視聽、數字動漫、數字出版等,建設貫通科技、教育、文博、商業、旅游、娛樂的一體化線上文化虛擬平臺。打造一批省級數字文旅智慧產業園區,實施一批科技創新重點項目,推動文化和旅游領域科技研發和成果有效轉化,推動科技支撐河南旅游文化推廣方式和方法創新。

                  四、文旅文創融合之戰略舉措

                 ?。ㄒ唬┤λ茉臁靶凶吆幽稀ぷx懂中國”品牌體系

                  一是理資源。圍繞“行走河南·讀懂中國”品牌,以歷史斷代、歷史事件、歷史人物等為主題主線,系統梳理在中華文明演進歷程中具有重大價值、突出影響、關鍵意義的歷史文化資源,策劃推出人類起源、文明起源、國家起源、逐鹿中原、追尋先賢、姓氏尋根、元典思想、治黃史詩、科技發明、中國功夫、紅色中原、考古發現等16條主題文化線路,涉及578處文物和文化資源。

                  二是找載體。我省是黃河國家文化公園重點建設區。我們把黃河國家文化公園作為“行走河南·讀懂中國”品牌落地的主舞臺,謀劃20條集中展示帶、50處核心展示園、130處特色展示點。在此基礎上,按照“有價值、有條件、能干成”的原則,遴選“行走河南·讀懂中國”百大標識項目,率先實現“具象化、可感知、讀得懂”。

                  三是數字賦能。2022年3月12日,河南智慧旅游大會采用元宇宙會議空間,線上+線下,虛擬+現實,讓大家對文旅的新技術場景有了初步認識,對元宇宙空間有了新體驗。全省緊緊圍繞“創意引領、數字先行”總方針,重點在數字文創領域有所布局,面向文旅機構、文創企業、設計團隊、非遺“匠人”等,搭建能夠復用共享、實時在線的文旅文創云平臺,推動文旅資源數字化和數字文旅資產化,實現河南文旅的全球創意和全球交易。

                 ?。ǘ┙ㄔO以河南博物院為龍頭的博物館群

                  目前河南省已成立河南博物院新院建設領導小組和工作專班,完成項目選址、顧問團隊組建、設計方案招標等前期工作。以河南博物院新院、黃河國家博物館、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新院等為龍頭,依托各地級市博物館、考古遺址博物館及其他特色博物館,打造洛陽“東方博物館之都”、鄭州“百家博物館”。鄭州商都遺址博物院已開館。大河村仰韶文化博物館、開封城摞城遺址博物館、黃河懸河文化展示館、州橋遺址博物館、隋唐大運河文化博物館、中國文字博物館二期、安陽殷墟遺址博物館等同步建設。

                 ?。ㄈ┐蛟爨嶃曷鍑H文化旅游目的地

                  依托鄭汴洛地區豐富的歷史文化遺產、世界聞名的古都群落、舉世矚目的大遺址走廊,發揮國家中心城市(鄭州)、中原城市群副中心城市(洛陽)等的引領作用,把鄭汴洛作為實施文旅文創戰略的龍頭,以現代立體化交通與綜合服務體系為支撐,按照一個產品體系、一個營銷體系、一個交通體系進行布局,把鄭汴洛聯合打造成為具有重要影響力的國際旅游目的地——國際文化旅游之都。支持鄭州建設國際旅游集散中心,以《只有河南·戲劇幻城》、方特為核心打造東部片區,以銀基旅游度假區為核心打造西南片區,以滎澤古城、黃河天下文化綜合體、黃河國家博物館、大河村國家考古遺址公園等為支撐打造北部片區,以少林寺、三皇寨等為核心打造大嵩山文化旅游區。支持洛陽建設國家人文交往中心、“東亞文化之都”和國際消費中心城市,著重打造龍門、小浪底片區。支持開封建設世界文化名都,在做優做強清明上河園的基礎上擴容提升,打造宋文化主題旅游區。

                 ?。ㄋ模┙ㄔO全國重要的研學旅游目的地

                  堅持在“聚焦一條線(黃河)、突破兩座城(開封、洛陽)、點亮幾顆星(林州、新縣、鹿邑)”的基礎上,加快建設“行走河南·讀懂中國”研學課程體系,打造全國重要的研學旅行目的地。發揮世界研學旅游組織代表處落戶洛陽的優勢,組織召開世界研學旅游大會。引進專業研學機構,推出研學旅行營地、課程等。引進知名專業機構,打造一批主題鮮明的研學旅行營地,研發研學課程,推出一批研學線路。持續推進紅色文化“進景區、進場館、進企業”,傳承紅色基因,以加強黨史、新中國史、改革開放史、社會主義發展史教育,講好紅色故事為導向,重點面向青少年群體開發紅色旅游線路和紅色研學基地。

                 ?。ㄎ澹┐蛟臁叭健笨叼B旅游集群

                  堅持縣為主體、村為單元,將大別山、伏牛山、太行山作為我省發展生態旅游的主戰場,發揮功夫、溫泉、中醫藥、茶食四大休閑度假康業優勢,推動A級鄉村旅游示范村建設,打造具有國際影響力的休閑度假康養基地。以焦作為核心、打造以民宿為主題的太行山康養旅游帶;洛陽、南陽等為支撐,構建以山居為主題的伏牛山康養旅游圈;依托信陽地區獨特的氣候生態資源,打造以原鄉為主題的大別山康養旅游目的地。

                 ?。┟袼薨l展爭最快

                  2018年,河南省明確提出“民宿發展爭最快”的目標,確定了以民宿業發展為抓手,強力推動鄉村旅游、全域旅游發展的思路。2020年出臺的《關于加快發展鄉村旅游的意見》,要求豐富鄉村旅游產品供給,提出到2025年,創建1000家星級民宿的發展目標。目前河南持續開展“民宿發展走縣進村”活動,打造了焦作的“云上院子”、鶴壁的“時光院子”、安陽的“淇心小筑”等一批品牌精品民宿。信陽以民宿+美食作為突破口;濟源列支專項資金,支持各鄉鎮的1-2個村重點發展民宿;輝縣已建成品牌民宿8個、新建品牌民宿9個、新增民宿400間;新安縣已建成品牌民宿8個,在建10個;林州市堅持“一村一特色、一家一主題、一棟一風景”。今后將進一步結合鄉村振興戰略實施,依托鄉土文化底蘊和特色農業,以古今黃河流域為紐帶,把發展民宿作為生態旅游的突破口,打造鄉土中國體驗旅游基地。持續開展“民宿走縣進村”“文化走進民宿”等活動,重點打造“黃河民宿”“嵩山民宿”“太行民宿”“河洛民宿”“伏牛山居”等民宿集群,建設以民宿為核心的微型鄉村度假綜合體。

                 ?。ㄆ撸┐蛟旖煌ê臀幕糜稳诤习l展示范區

                  秉持“道路就是風景線”的理念,以道路為紐帶,用足用好山水資源,因景設線,為景建路,將公路服務區轉變為游客中心,使路、渠、山、林、景融為一體,建設高品質生態旅游之路,實現“快進慢游深體驗”,打造“行走河南·讀懂中國”1號旅游公路。初步謀劃“一廊一帶”旅游公路體系:“一廊”即自三門峽至濮陽沿黃河1號旅游公路;“一帶”指貫通太行山、伏牛山、大別山的“三山”1號旅游公路。樹立“道路即產品”的理念。省交通運輸廳、省文化和旅游廳已組建工作專班,專題編制1號旅游公路建設規劃。

                 ?。ò耍嵤S河非遺點亮老家河南計劃

                  近年來,河南省積極開展 “黃河非遺點亮老家河南”全國大學生鄉村振興創意大賽,與浙江財經大學合作,選擇??h、溫縣、輝縣,林州、欒川5縣10個村,邀請高校設計院系與青年設計師聯合駐村創作指導。2020年12月22日,由省文化和旅游廳、騰訊文旅聯合打造的首個河南非遺數字館官方微信小程序“老家河南黃河之禮”正式上線,為我省優秀傳統文化搭建起了數字化宣傳、推廣、交易平臺,詮釋傳統文化新內涵,為文旅資源的活化利用提供更多的幫助,把黃河文明傳承好,讓中原文化走向世界。汴京八景汴繡絲巾、?;蹐A滿據此茶具套裝、氣球造型唐三彩香薰禮盒、仰韶彩陶辦公套裝、鞏縣窯陶瓷一脈五花茶具禮盒、太極拳主題懷藥要是同源禮盒等6款非遺文創新品線上線下齊亮相,將“黃河之禮”帶回家。

                 ?。ň牛嵤┪穆梦膭撝凄l村振興計劃

                  推進鄉村旅游示范村建設,以太行山、伏牛山、大別山為主戰場,堅持“縣為主體、村為單元”,重點推出100—150個A級鄉村旅游示范村,每村整合1000萬元資金予以扶持。推進文化產業賦能鄉村振興,與清華文創院合作,在濟源、修武、光山、欒川等選擇20個村開展“鄉創實踐”;重點與今日頭條合作開展“字節鄉村”活動,與攜程合作打造一批度假農莊。制定《鄉村旅游示范村等級劃分與評定》標準,從鄉村環境,基礎設施與公共服務,未來引領,共同富裕,鄉村治理和鄉村產業6個方面進行評價,持續提升治理能力。

                 ?。ㄊ┙ㄔO國際考古旅游先行區

                  依托二里頭、殷墟、夏商都城遺址、隋唐洛陽城等,推出夏文化探索之旅、甲骨文之旅、早期中國之旅等專題考古旅游線路。依托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新院,建設國際考古研學中心。依托系列夏商都城遺址,建設夏商國際考古研究中心。依托鄭州、開封、洛陽、安陽四大古都,把鄭州環嵩山地區、洛陽“五都薈洛”、開封“城摞城”、安陽殷墟及曹操高陵等打造成為國際知名的考古旅游目的地。推進大河村考古遺址公園、二里頭夏都遺址博物館、殷墟博物館等建設。

                  各位領導、各位同仁:

                  當前,河南正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文化旅游融合發展已經具備彎道超車的優勢和條件,正在進入換道領跑新階段。我們強烈感覺到:隨著文旅文創融合戰略的深入實施,我省厚重的歷史文化優勢將加速轉化為發展優勢,收藏在博物館里的文物、陳列在廣闊大地上的遺產、書寫在古籍里的文字都將活起來、活起來,河南將以更加開放的文明態度、更加堅定的文化自信、更加出彩的文旅形象,領跑新時代文旅文創融合發展新賽道,奮力實現文旅文創成支柱、文旅融合看河南的遠大目標!

                  謝謝大家!


                相關鏈接

                无码热综合无码色综合小草,诱妻入室在线电影,邻居人妻沦陷
                <var id="virq4"></v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