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3日,是鄭州7.20特大暴雨后的第三天,鄭州市內大量小區地下室與車庫都還處于積水浸泡狀態,小區停水停電,樓體地基下沉,“我們需要發電機,我們需要抽水泵!”小區紛紛發出求救聲音。
我們來了!時時關注險情,河南日報報業集團團委聯合騰訊公益慈善基金會、中國紅十字基金會共同發起“風雨同舟,用愛發電”公益救援行動,緊急調撥20臺發電機、20臺抽水泵,響應小區求救!
急難險重我們上!7月22日,河南日報報業集團團委發現鄭州市內大量小區存在地下室內澇險情,急需發電機與抽水泵,立即聯系騰訊公益慈善基金會,研究商討救援活動。期間,報業集團青年主動對接供貨商與物流方,在鄭州市場貨源緊張、運輸不便的情況下,緊急協調貨源,星夜馳援鄭州。
為了能把救援物資送到最緊急的地方去,報業集團團委通過鄭州市業主委員會聯盟,建立微信溝通群,與數十個小區時時對接險情,與物流方隨時保持聯絡,保證救援物資第一時間送到受災小區。
與此同時,報業集團團委連夜組織青年團員志愿加入救助受淹小區行動。黨旗所指,團期所向,沖鋒在前,勇于擔當,20多名團員青年紛紛舉手“我去!我去!”
7月23日上午8時,印務中心團支書馬騰達、團員林清,河南商報青年志愿者時碩就趕到了鄭東新區阿卡迪亞與格林小區門前,幫助小區業委會與物流司機溝通聯系,為小區帶去希望與信心。大河報青年志愿者田育臣守候在興達錦繡城小區門前,在了解到小區內澇有所緩解之后,主動跟隨物流車輛,趕往下一個救助小區電新街社區。在這里,他主動請纓劃上皮劃艇,將抽水帶等搶險物資送入被水淹沒的地下室深處;大河報青年志愿者吳俊池一早就等候在水情嚴重的鄭州清華園小區門前,不僅幫忙搬卸抽水泵與發電機,還手把手教小區物業使用救援物資,直到下午2時,發電機響起、水泵運轉,他才離開小區。
除了一線支援的團員青年志愿者,河南手機報團支書范瑞、大河網青年志愿者馬邵坤、河南日報青年志愿者陳詩哲等團員青年都一再表示“我們也在,隨時待命!”
“感謝報業集團!感謝你們這些年輕人!”格林小區業委會主任龔女士激動地說,看到志愿者的那一刻,她懸了幾天的心才落了下來,只有抽干地下室積水,小區才能恢復供電,“你們真的是用愛發電!”
鄭州清華園小區業委會主任袁女士說,報業青年送來的抽水泵,“像你們的人一樣,強勁有力!”
線上申請、線下配送,報業青年的互聯網思維在關鍵時刻派上了場,瑞隆城小區表示,他們在微信群填寫救助申請僅半個小時,就接到了可以提供發電機和抽水泵的電話,“效率杠杠的!”
不到一天時間,玉暢園小區、水木年華小區、南熙福邸、恒通新城等十個受淹嚴重小區都用上了發電機和抽水泵。但是求助聲還是源源不斷,報業集團團委與騰訊、紅十字會緊急召開線上會議,“繼續追加!”大家一致表示,這個活動很有意義,切實響應受災民眾所需所盼,引起叫好聲一片。報業集團團委立即對接供貨商與物流方,很快,承載10組發電機與抽水泵的車輛朝著受災嚴重小區駛去。
“用愛發電”是報業集團團委工作中常用的口號,也是報業集團團青工作的準則。接下來,報業集團團委會將積極對接騰訊與紅十字會,溝通已受助小區,秉著“抽干一處,再救一處”的原則,爭取將發電機和抽水泵送到更多受災小區,讓救援效果最大化,將這份報業愛心傳遞給更多人。
相關鏈接